在分離成纖維前先將其切削成一定規格的木片或碎片。木片或 碎片(指非木材原料的切片)的質量是根據削片的大小、均勻程度而定,要求削片大小合格、 均勻。木片規格以長度15~35mm,寬度15~25mm、厚度3- 5mm,含水率一般大于3 5%, 木片合格率不低于80%為宜;禾本科秸稈類原料切成長度為30~50mm為宜。
原料通過一次切削,要獲得上述均一合格的削片是不可能的,因此要將削片進行篩選,過 大的削片須通過再碎,然后再次篩選,經篩選后的削片組成應符合表2-12的要求。
表2-12經過篩選后削片的組成
削片類別 | 削片長度,mm | 組成,% | 備案 |
大型削片 | 大于30 | 不很過8 | 經過篩選進入再碎機的大型削片不得很過削片總量的10%-20% 削片含水率控制在35%-50%削片中不得混入金屬物質 |
標準削片 | 16-30 | 不小于75 | |
小型削片 | 6-15 | 不多于12 | |
碎屑 | 小于5 | 不多于5 |
削片過大、過厚,在熱磨過程中難以軟化,而且不易軟化均勻,纖維分離度就小;削片 過短,被切斷的纖維占比例就大,從而影響纖維間的交織性能,會導致密度板的強度下降。
削片中的纖維平均長度與削片的長度有直接關系,與削片的寬度和厚度幾乎沒有關系,削 片中纖維長度可按下式推算。 m=(M×L)/(M+L)
式中:m -削片中纖維平均長度,mm;
M-原料中纖維的平均長度,mm;
L——削片的長度,mm。
由式中顯然可以看出,當原料相同時,削片越短纖維的平均長度越小。若削片長度相同, 則針葉材比闊葉材的纖維損傷率高。例如:削片長度為20mm,則針葉材纖維的平均長度僅達 到原有長度的80%左右,而闊葉材可達到9 0%以上。在正常狀況下,針葉樹削片長度2 0~ 25mm,長度方向有6~7根完整纖維,而兩端各有一根被損傷切斷的纖維;如果削片過短,則 完整纖維的數量將會減少,而兩端被切斷損傷纖維也有所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