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度板的后期處理包括冷卻、鋸割、堆垛和中間存放工序、砂光工段。
從熱壓機出來的毛板經毛板秤稱重,有彩色信號燈可標明板的重量合適、很重或不足。每塊板的重量及數量可在操作臺上顯現,并打印出來。對板質量要求高的生產線還配置有氣泡檢測器和厚度測量計。氣泡檢測器可以實現包括氣泡、縫隙、未施膠區等的信號傳輸;厚度測量計能對連續壓制的板子進行連續接觸式厚度測量。然后毛板經冷卻翻板器冷卻,進行裁邊及分割成合乎要求規格的板(主要為1220mm× 2440mm)。在連續壓機的情況下,必須先截斷成為一塊塊的毛板后再冷卻。翻板冷卻機一般放置兩次熱壓出板的數量,冷卻條件即在常溫下冷卻兩個熱壓周期的時間,可以在冷卻機上方安裝排氣罩,強制通風,提高冷卻效果。
一般板兩邊的裁邊量為50mm左右,兩端裁邊量為100mm左右(均按板坯尺寸計),裁掉的邊條占成品的體積為7.5%~8.5%,裁邊的邊條用粉碎機打碎后與木屑一起由氣力輸送系統送至廢料倉,用做重新磨制作纖維或作為鍋爐房燃料。
毛板用叉車或用自動堆垛機碼垛堆放,存放24~72h后,再送去砂光工段進行砂光(對于連續熱壓方式,在砂光以后,再按標準尺寸或訂貨要求鋸截成較終規格板),經檢驗后入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