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片是制造中密度板的基礎原料,但是不是隨便木片都可以用來生產中密度板的,我們對用來加工中密度板的木片也是有要求的。
對木片質量主要有3個方面的衡量指標:1)木片的含水率,一般要求在35%~50%(含水率)。2)合格木片的規格一般應為長16~30mm、寬15~25mm、厚3~5mm,根據不同的原料、蒸煮工藝和削片機類型而有所差異。3)合格木片所占的比例,即木片規格的均衡程度,一般要求合格木片所占比例為70%~80%,過大木片為10%~20%,小木片即碎料小于5%~15%。
木片規格的均衡對解纖質量很其重要。個別生產廠為了提高熱磨送料螺旋的出料能力,片面地縮小木片規格,使得木片過細過碎,這樣很容易導致解纖后纖維質量差,甚至得不到完整形態的纖維,這種生產方式實際是以犧牲質量換取產量。如果木片規格適當大一些的話,纖維質量會有所提高,但產量相應降低了,解纖的電耗提高了,總體生產成本有可能會增大。這一切既是生產工藝問題,同時也是經營價值取向問題。
影響木片質量的因素有如下幾項:1)木材含水率一般要求為35%~50%,含水率過低易造成削片時木片碎屑多,也使削片機負載大、電耗高,同時也會影響刀具的使用壽命。2)削片機型式的影響,盤式削片機所得的木片尺寸規格比較均勻,鼓式削片機所得木片相對細碎些。這是削片機本身的特性(如切削木材作用力不同)決定的。3)削片機的使用方法,比如裝刀調刀的精度會影響木片規格;飛刀、底刀更換不及時,刀具鈍化不夠鋒利,也會使得木片細屑多、耗電量增大。
如果對木片質量更進一步要求的話,那就得增加木片水洗工序,除去混在木片中的鐵塊、泥沙、石塊等異物,避免這些異物對磨片造成損壞或加劇磨片及其他設備的磨損。因為鐵塊對磨片的破壞是毀滅性的,所以對進入磨室體的木片進行磁選是必要的。沒有水洗工序的生產線,一般都采用強力永磁鐵在木片篩選階段除去鐵塊等鐵磁物質,既保證設備的安全,又保證纖維的質量。